<<詐騙行為,政府管得了嗎?>>
一個具有國立大學博士學位的竹科主管,上網購買一款號稱「好吃到讓人流淚」的烤麵包,沒想到一個99元的麵包,卻疑似是因為個資外洩,讓詐騙集團找上門,就這樣把千萬積蓄通通領出來匯給歹徒;正當大家又針對詐騙集團大加撻伐之際,是否該想一想,誰該對個人資料外洩負最大的責任呢?
其實,這已經不是第一次,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,我們也常說: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」,但是,當詐騙行為如此囂張之時,政府相關部門不該束手無策啊!否則,不僅民眾的財產無法保全,更重要的是,隨著案件的越來越不可思議,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恐怕也會越來越低。
尤其,這個案件的被害人具有高學歷,理論上是比較不容易受騙,這次之所以會如此離譜,重點在於相關的資料外洩,詐騙集團就容易針對此進行一連串的設計行徑,再加上被害人過於單純的信任別人,才會有這樣的下場。
基本上,個人資料保護法已於八十四年公布,去年還進行修正,顯見政府對此是相當的重視,不過,我們看到的可能是一種「徒法不足以自行」的無力感,更有可能是修法趕不上犯罪的無奈感,所以,我們看到更多離奇詐騙行為不斷的出現,如果不能有效的制止,恐怕整體的社會影響會加劇。
因此,希望政府將詐騙當成是一個重大事件處理,結合各單位的力量,針對詐騙行為最一徹底的掃蕩,而不是將每一個案件當成個案,畢竟,民眾也在觀察政府的反應能力,如果再無法獲得滿意的結果,對於政府形象及信任度的傷害將十分的巨大,政府不可不慎!